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
比起今日中土丛林之纷乱,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原始佛法时期的教义,值得称道处颇多,并未沉沦,乱而不靡,瑕不掩瑜,偏向自我修持。
接着是部派佛法时期,千奇百怪,不堪回首,不提也罢。
后是大乘佛法时期,分为中观派,瑜伽行派。
这个时期,极西僧众持《大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经义修持和传教。
所谓‘大乘’,等同于大开方便之门,以“获得真知、达到解脱的大的途径和方法”普渡众生。大乘教派兴起后,其经义奉行者将原始及部派教称为‘小乘’,大概的意思就是:大道独行,渡己不渡人。
若将极西佛门分为三教,燃灯僧主是部派教教主,悉达多僧主是原始教派教主,大乘教派教主则是弥勒僧主。
当然了,原始教派的小乘之名是被动相加,悉达多僧主不太喜欢这个‘小’字,屡屡联手燃灯僧主打压大乘教派,极西佛门的末法时期也就应运而生。
大乘教派也好,小乘教派也罢,都做出了适应性的改变,大乘教派、小乘教派、婆罗门教、极西民间信仰逐渐融为一体,且高度世俗化,名密教,亦是藏密“释迦派”雏形。
何为世俗化?
媚上媚下。
简单来说
,苍生需要什么,就画一张这样的大饼出来。
密教以简练的咒术、仪礼、俗信为仪轨,大肆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手式”、“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同时相应,可“即身成佛”。
这里的立地成佛并非超脱,而是沉沦。
极西密教分支众多,末法时代的“坦特罗”取金刚顶经的部份教义、辅助以婆罗门教性力派之法,推崇男女欢好“双身法”为至高法门,又称“时轮金刚”。
其主要教法,是指般若与方便结合。
“般若”为瑜伽父,方便为“瑜伽母”。
“般若”意即“无我空性之智慧”。
“方便”意即“极乐”。
何为“坦特罗”?
“坦特罗”原是极西性力派教法、教典之称,分为“牺牲”(肉身)、“轮座”(欢好)、 “瑜伽”(亲证)魔法四种不能公开的秘法仪轨。
末法时期的某支密教改习“坦特罗”,并放弃极西佛门传统仪轨“修多罗”,迎合大众的同时,不断壮大,逐渐成为密教众多派系之中最显赫的一支。
但好景不长,三百年前,绿教全面入侵极西,密教“坦特罗”派随即东遁,翻越绝域之巅,抵达乌思藏落地生根。即今日藏密“释迦派”前身,其至高法门“时轮金刚”亦称“道果机轮”。
成化年间,获天子敕封的法王、西天佛子、灌顶国师多达七百八十余人,绝大部分都是藏密“释迦派”所属蕃僧。
他们重演三百年前极西旧事,以“道果机轮”邀幸于禁中,祷祠宫观,糜费无算,徒耗华夏国力。
他们杀生、偷盗、逞淫、妄语、饮酒、喜好香鬘、歌舞,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蓄金银财宝 。
他们抛弃僧人本应具备的稀有、离尘、庄严、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不变、最妙等品质。
他们以出世之身、凭双修密法媚上,极尽淫靡。
他们以贪嗔喜恶、欢哀怨妒为皮,致中土大地工役并作、商货屡贷、边军缺饷、赈济乏粮、公帑告竭、民怨沸腾。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所好,下必行效。
日日酒肉、夜夜欢娱就能立地成佛,谁还愿苦修?谁还愿恪守清规戒律?
识字者百中无一的芸芸众生,包括我禅门弟子在内,又有几人能分清蕃僧与出家人的区别?
于是乎,沙门孽海、无名住持、私创庵院、男女共住、典赁民房、漫不可稽者数不胜数。
于是乎,由佛门主导的极西末法时代风俗旧事,在中土轮番上演。
两朝荼毒,大厦将倾。
如此种种,两位极西僧主有脸称佛?
如此种种,两位极西僧主有脸称慈悲?
如此种种,两位极西僧主有脸称普渡众生?
如此种种,两位极西僧主有脸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贫僧汉月法藏,请习禽兽之道的极西佛门滚出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