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上划来划去,好一会儿才问:“我佛……”
程伟想了想道:“自弥勒一分为二起,未来佛就已名存实亡,后世只有阿弥陀。”
白衣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程伟又道:“弥勒归虚之后,有一暹罗僧觉醒,自称阿弥陀佛,欲夺菩萨与大势至所得争求圆满。”
白衣默默的点了点头,再无谈兴,近乎本能的摇动起来,欲借耳鬓厮磨忘忧解愁。
程伟上下其手之际,不忘活跃气氛:“看看,看看,说不要的是你,欲罢不能的还是你。”
“呜呜……”白衣扑在程伟身上放声大哭,委屈、彷徨、无助化作泪水汹涌澎湃。
程伟轻轻吻去白衣脸上的泪珠,直入其内心深处:“一直都躺着不动,任菩萨锤炼、解忧,还哭得这么凄惨?”
白衣一口咬在程伟左肩,使劲摇头,涕泗滂沱。
程伟轻声道:“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佛也好,菩萨也好,谁能依靠一辈子?”
白衣自艾自怜:“我这个样子还有脸在人间行走?”
程伟语重心长道:“不入红尘,怎知红尘真意?菩萨有了人的体会,这条路才有滋有味,酸甜苦辣咸俱全。”
白衣愁肠百结:“帝君妻妾成群,胜券在握,有资格幸灾乐祸。”
程伟摇头轻叹:“菩萨还没明白,我之所以奔波于古今之间,就是因为结局不如人意。我之所以广播深种,就是想多给后人一点希望。”
“希望?”白衣不寒而
栗,下意识的摸了摸小腹,仿佛已珠胎暗结。
“想什么呢?我可不想让子孙后代跟不人不鬼的神异打交道。”程伟说,“若是到了最后,结局依然无法改变,至少……有人承欢父母膝下。”
一场欢好,绵延三日。道果机轮,炉火纯青。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春,正月乙未。大都夜闻天鼓鸣,将旦复鸣,千丈黑龙吞月而行,其声如雷,万物雌伏。
五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昼晦。丁巳,皇太子寝殿后新甃井中再有龙出,光焰烁人,初如蛇,腾空起,复又千丈,宫人震慑仆地。后又有长庆寺龙缠绕槐树飞去,树皮皆剥。丁卯,沂州山崩,赤气亘天,中有墨色如蛇形,又长千丈,徐徐西行,子夜方灭。
十二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至正二十八年春,三月庚寅,彗星见于西北。
夏四月辛丑朔,丙午,陨霜杀菽。
六月庚子朔,徐沟地震。甲寅,雷雨中、火自天坠,焚大圣寿万安寺。壬戌,临州、保德州地震,五日不止。
秋七月癸酉,大都红气满空,如火照人,自旦至辰方息。乙亥,京城黑气起,百步内不见人,寅至、巳方消,其时,千丈黑龙又现。
丙寅,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御清宁殿,集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同议避兵北行,并示世宗忽必烈遗诏,黑龙现、归祖地。
是夜子时,健德门大开,蒙元皇室北遁。
八月庚午,大明兵入大都,元亡。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盛京鸡堡。
程伟指了指气色颇佳的释迦牟尼,似笑非笑道:“我要是把这样的释迦僧主送回至元十八年,多少人夜不能寐?”
弥勒冷笑:“贫僧这样可以?”
程伟问:“冤有头,债有主,弥勒僧主是不是认错人了?又不是我出的手”
元始天尊横插一句:“长话短说,老道还要赶路。”
程伟道:“就依法藏大师所言,释迦、弥勒两位僧主避居暹罗……”
弥勒怒喝:“和尚不同意!”
程伟转身就走:“三界家事,我不掺和,诸位慢慢商量。”
释迦牟尼问:“帝君有恃无恐,想必至元十八的贫僧已为阶下囚?”
程伟笑道:“释迦僧主何必妄自菲薄?中土苍生会记住佛门网开一面的恩情。”
蓐收迫不及待的表明态度:“此例一开,下次是谁?”
太上老君意有所指:“金神若遇不幸西去,碧霞元君仍在,为人光明正大,更有担当。”
蓐收深深的叹了口气,一针见血的道:“四千年来,三位天尊一直彬彬有礼,凡事都会摆在台面上好商好量,今夜如此急躁,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金神如此有暇,要不要陪老道游学西洋?”元始天尊一锤定音,“释迦、弥勒两位道友必须离开中土,请药师佛安抚教众,请白衣、大势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日后代师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