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才是李家的天,如果他不发话,就算是借给李祐明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把李其珏放出来。
毕竟,李祐明不止李其珏一个儿子,这个废了,他再立起次子也就是了。
事实上,李祐明之前便是这么做的。
唐宓平静下来,理智也都回来了,缓缓点头,“你说的没错,这事儿只可能是老祖宗的意思。”
似是想到了什么,唐宓猛地看向老祖宗,“他是故意的?”
唐宓没有特指,李寿却很清楚她说的是老祖宗。
点了点头,李寿道:“约莫是书院的事,让他觉得威信受到挑衅,而祖父对家学的整顿,并没有达到他的满意。”
李寿知道得远比唐宓要多。
比如东庐书院开始招生后,李家不少族人都准备将自家孩子送过去。
是老祖宗,忽然当众斥责李祐堂,还摆出一副对他很不满意的模样来,言语间更是“不经意”的提到了李祐明。
听他那口气,仿佛有些后悔将李家传给李祐堂。
李氏宗族里最不缺心思活泛的人,这些人最擅长察言观色、听风辨雨,眼见老祖宗这般,不禁开始脑补起来。
凭良心说,李祐堂和李祐明都不是多么出色的人。
李祐堂沉稳、只能守成,而李祐明灵活、凡事都喜欢走捷径。
两人都不是最完美的继承人,老祖宗和族人们更多的还是看他们的后辈。
李祐堂靠着李寿完胜李祐明。
但李祐明的儿孙们也不全是酒囊饭袋,几人中间,不管是才智还是魄力,李其珏最出色。
虽然李其珏被放逐,官职也丢了,但不知怎的,本该在庄子上静养的他,竟攀上了安康郡王郑宣。
郑宣是圣人的堂弟,为人疏阔、侠义,在朝中颇有侠王之称。
庚辰之乱时,他并没有搀和进去,反而旗帜鲜明的站在圣人这一边。
圣人对郑宣的观感不错,又看他能力还不错,便让他统领右威卫。
有了兵权,且负责京畿防务,郑宣却没有丝毫的膨胀,为人处世还跟过去一样。
他还十分配合平阳长公主,对二皇子一系的拉拢,没有丝毫心动。
这让圣人愈发满意。
大梁少有的实权王爷,能与他攀上关系,哪怕是李其珏这样的咸鱼,也能华丽翻身!
这不,听闻消息,老祖宗便发了话,让李祐明把李其珏从庄子上接回来。
那些善于揣测老祖宗心思的族人们,却误以为老祖宗真的厌烦了李祐堂的无能,想改立李祐明做继承人。
这么一猜度,那些人便有些惴惴。
想去东庐书院的,也都纷纷停住了脚步。
看看,他们还是再看看吧。
毕竟现在的李家,还不是十八郎夫妇做主。
他们想要继续在李氏宗族待下去,还不能得罪老祖宗。
家学什么的,也能读书,对吧!
唐宓恍然,“我说呢,李家那么多适龄孩子,却只有寥寥几个人报名。”
李寿道,“这只是开始,我估计下一步老祖宗会让二叔祖一家搬回大宅。”
“嗯,只有这样,老祖宗才能玩制衡之术,”
唐宓也很清楚其中关系,淡淡的说道:“两只幼虎争斗,老虎才能继续掌控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