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尹姑姑波澜不惊地温和一笑:‘还有贺家大姑娘。‘
余氏见尹姑姑肯答话,胆子不由得大些了:‘阿晚只是个孩子,三嫂又还年轻,进了宫怕是不懂宫里的规矩,到时候惹出什么笑话来。所以还是有个长辈在场提点好一些吧?我们老太太和我们姑母都有诰命在身的,不如陪同三嫂一起去?‘
余氏眼红卫氏能进宫,不过她也知道自己是去不成的,但是能让老太太或者褚贺氏去的话抢了卫氏的风头不说,她们还能记着她的情。
果然,余氏话音刚落,褚贺氏就满意地看了她一眼。
可惜尹姑姑并没有接余氏的话,只是笑道:‘我记三太太也是有诰命在身的,若是担心不懂宫中礼仪,明日我会安排一个嬷嬷跟在你们身边提点。不过皇后娘娘与我们贤妃娘娘都是好脾性的,对规矩也不怎么严苛,三太太和大姑娘不必紧张。‘
余氏不甘心,还想再插嘴,二夫人适时地打断了:‘还是尹姑姑想得周到,那就麻烦尹姑姑了。‘
之后余氏就没有找着机会开口说话,因为尹姑姑并没有久留,略坐了一会儿,茶水只是沾了沾唇就起身告辞了,说是还要去另外两家传娘娘口谕。
尹姑姑一走,余氏就开始对着卫氏说酸话了:‘我就说这一大家子人里就三嫂最有福气了,皇后娘娘和贤妃娘娘还派了身边的大宫女亲自来请呢。家里的长辈都没有三嫂有面子。‘
卫氏看着一屋子脸色各异的人。淡声道:‘四弟妹若是觉得不妥,那我这就去跟尹姑姑说我明日不去了?四弟妹觉得谁去合适就让谁去吧。‘
余氏刚想开口,就被忍无可忍的二夫人給骂住了:‘你给我闭嘴!娘娘的旨意也是你能置喙的?不知死活的东西!今日也是尹姑姑脾气好,若是换了个脾气硬的宫人,你早被人拉下去掌嘴了!‘
余氏最近讨好了老太太,又与褚贺氏交好,心里早就没太将二夫人放在眼里了,闻言有些不服气:‘哪里就有那么严重了?二伯母也太危言耸听了。‘
二夫人看向一直坐在上首不怎么说话的老太太:‘母亲,您也是经过了大风大浪过来的,宫里的规矩您比我懂。当初后宫里因为一句话而死人的事情难道还少吗?您若还是由着她口无遮拦。小心总有一日会祸从天降!‘
贺老太太被二夫人的高帽子一戴,终于开口对余氏道:‘行了,你二伯母说的没错,对着宫里的人说话要小心些。别看她们待你和和气气的。小心三言两语就将你給绕进去了。到时候给你安个罪名。你就洗不清了。老三媳妇也是,明日进了宫之后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上头娘娘问你一句你答一句。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小心多说多错。‘
这还是老太太第一次对待卫氏不是横眉冷对,而是传授机宜,贺林晚不由得惊奇万分。
余氏也愣了愣,看了卫氏一眼,不甘心地道:‘进个宫真要这么小心翼翼?还是老太太您经验丰富,进宫的话您比三嫂合适。‘
不想老太太这回却不吃余氏这一套了,撇嘴道:‘我才不进宫呢,我又不嫌命长!‘
众人听老太太这话不由得一愣。
老太太见大家一脸不信的样子,难得的有了几分谈性:‘要说进宫,当年侯爷还在世的时候我进宫的机会难道还少吗?那时候老太后也还在,老太后是个念旧又慈祥的人,很喜欢找我们这些当初跟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过来的武将家的女眷进宫叙话说古。有一次我与另外三位夫人一同进宫,那次元夫人也在场。拜见完太后之后有两位夫人先出宫,我因为要如厕所以晚走了一步,元夫人跟我一起后脚出来的。可是没过几日我听说那两位先我们一步出宫的夫人不知怎么的卷入了三皇子那件事里,被宫里刑狱司的人半夜里从家中带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褚贺氏瞪大了眼睛:‘娘说的可是十五年前三皇子病死之事?当初有人说三皇子是被当今皇后……‘
褚贺氏的话还没说完,二夫人就厉声道:‘阿娇!慎言!‘
褚贺氏有些不以为意,不过还是将声音放低了些:‘二嫂你也太小心了,在自己家里说几句又有什么要紧的。再说都过去十几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虽然当初有传言三皇子的死与皇后有关,可是后来不是说是病故的吗?若真是皇后娘娘做的,她哪里还能好端端地坐在后位上?‘
不想老太太听了这话却是神色莫测地摇了摇头:‘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当初的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说得清的?‘
众人闻言都看向老太太,听老太太这话难不成她还知道什么内情?
就连贺林晚都不由得多看了老太太几眼,想要听听她怎么说。
老太太见小辈们都盯着自己,原本这辈子都不想再提及的事情也还是说了出来:‘你们以为那两位夫人是因何而死的?还不是因为她们从太后宫里离开的时候不小心撞破了皇后娘娘害三皇子之事,没过多久三皇子就死了!林贵妃觉得三皇子的死有蹊跷,请求陛下彻查,这两位夫人才回被刑狱司的人带走。幸亏我当时没有同她们一道出宫,不然也不知还有没有命在,说起来元夫人逃过此劫还得要多谢我!‘
余氏听完疑惑道:‘既然是跟皇后娘娘有关系,那为何之后又说三皇子说病死的?皇后娘娘这些年虽然无子也稳坐后位。‘
老太太想着反正今日已经说了这么多了,索性就再说几句:‘你们是不了解老太后这个人啊!‘
余氏立即问:‘老太后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没这个福气得见。老太太您与我们说说。‘
正一脸怀念的老太太瞪了余氏一眼:‘你别插嘴!‘
余氏立即讨好地給老太太端茶递水。
老太太接过茶碗,喝了一口才道:‘老太后是最最重情也最最护短的一个人。她老人家总是记得当初战乱之时身为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