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德妃和宜妃名下的,逢年过节理当来此见礼孝敬,不知为何前几次她在时都没见着十三的影子,这回来的也是这样迟,就不怕人说他不孝么?服侍养母总该更精心着些的。
“额娘,儿子来晚了,太子妃嫂子非要拉着我们吃点心,也不知道有没有赶上额娘的训导,若是错过了,额娘可还要给您媳妇儿再说一遍。”十三阿哥胤祥走进来,二话不说先是漂漂亮亮的给德妃扎了个千,言语间丝毫不见生疏,极为热络亲近的样子。
十三福晋兆佳氏也温温婉婉的给德妃行了礼:“给额娘请安。”“四嫂,十四弟妹安好。”后面的是对那拉氏和富察氏说的。
“十三嫂安好。”富察氏蹲身还礼。
比起富察氏,那拉氏和兆佳氏的关系明显熟稔许多,待互相行完礼,拉着她的手直问:“十三弟妹这些日子怎不去我那坐坐,一个人在家都忙什么呢。”
兆佳氏便腼腆的抿了抿唇笑答:“给孩子做些合穿的衣物。”那拉氏的眼里便浮现了羡慕和黯然两种交杂的神色。
德妃在那拉着十三阿哥问长问短,相比之下倒是胤禛像记名的。但比起对十四阿哥来,还是多了份谨慎和客套。
钱卿瑛低着头跟了胤祯出来,后头还跟着舒舒觉罗氏,如果兆佳氏没来,跟来的应该是富察氏,现在富察氏却要留在殿内陪妯娌说话。
胤祯忽然没头没脑的说:“十三哥年幼丧母,皇阿玛怜惜,责令皇太子亲自教习骑马弓射,太子妃贤德,说是长嫂如母也不为过,四哥却是在敏妃娘娘过逝的时候替她上了个请封折。”
舒舒觉罗氏听得一头雾水,钱卿瑛却是心头大震,原来十三阿哥从小就被指定给皇太子当班底,不得不说康熙为两个儿子都考虑周全!
敏妃原本连个名分都没有,就那么不明不白的在宫里连生了三个孩子,混的还不如良妃,到雍正即位加以追封也没为其正名。
康熙早早的把没有靠山、风雨飘零的儿子放到自己最看好的继承人身边,让他们培养感情和忠诚,最弱的儿子有了着落,继承人也有了臂助,未来的能臣和明君自小都带在自己身边调教,真是板上钉钉,万无一失的安排了。
而在德妃这儿不过是挂个名的意思,当然在皇太子登基后,德妃这一脉也会受到胤祥的庇护,这就又多保下两个儿子。宜妃那意思也是差不多。
难怪十三阿哥在雍正即位后还是那么知进退,守君臣礼,原来是早就习得和帝王的相处之道;也难怪康熙会这样光明正大的事事把十三阿哥带在身边,因为众人都知道给他的宠爱其实是拐了弯给皇太子的,于是顺利的成全了做父亲的一片维护之心。
钱卿瑛叹息一声康熙的深谋远虑最终逃不过“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手把手的教了舒舒觉罗氏如何丈量计算靴子的尺寸,又画了裁剪图,只等出宫后送调配好的胶水去他们府里,让胤祯的妻妾们自己作去。
每年的乞巧,宫中都要举办大型的晚宴,届时琼浆佳肴,花盘果品将会摆满一字长桌。
好不容易到了天黑,各家大臣和王公女眷也在下午陆续入宫,紫禁城到处张灯结彩,比十五元宵也不遑多让,乞巧节也是花灯节,明如点星的宫灯不熄,犹如长龙般穿梭在皇宫的各处。有歌女们表演的节目,也有花灯会,同时,还有猜谜会。
大家都汇聚到武英殿、断虹桥,太和门前院一带的金水河旁乞巧放花灯。金水河的源头,是引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水注入的,两头接护城河,上有源头,下有汇流。皇宫里的那些花灯最终都会随着河水汤汤把宫墙里绮思带到宫外,对宫里的二八少女来说着实是件大事。
内务房将临时要用的节日的用品,分派到各家女眷手里,并做了记录。说是比赛,其实是熄灯穿针。
七月初七为上弦月,天上的月亮有一半左右,周围的灯又在,还是挺亮堂的,不过要瞧清人和物还是有点费力的,。
钱卿瑛这才发现到手的绣花针和丝线都是做了徽记的,类似于编号之类的,恐怕是防止人作弊。摸了摸袖中的扁长物事,深吸了口气,挑了处不起眼的位子落座,只等花灯熄灭了……开始……咳咳……作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