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帅军和陈佳上是在追梦影视基地的茶餐厅见得面,对于陈佳上,邵帅军自然不会陌生,他的《画皮》在原来的轨迹中,就是陈佳上导演的。现在的陈佳上,被选为了香港金像奖主席。
不过,年前的一场骂战,让邵帅军和金像奖组委会撕破脸皮,陈佳上也没有少骂过邵帅军。
“陈先生,喝什么茶?”邵帅军随手翻开茶餐厅的菜单。
“随意。”陈佳上看上去很和气,圆乎乎的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邵导演看上去真的很年轻,虽然知道你是85后,可亲眼看到,还是感觉不真实。”
“呵呵。”邵帅军笑笑,招来员工点了两倍普洱,“过完年就是二十四岁了,不过很多人都说,我这是二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心,心态已经不年轻了。”
“我们呢现在是心态和身体都老了,回想一下过去,像邵导这样的年纪时候,我们还在片厂里做着杂工……”
陈佳上和邵帅军先是随意的聊着一些怀旧故事,香港早些时期的电影是如何制作,哪些明星的哪些绯闻之类。邵帅军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故事可不容易听到。
说了一会故事,陈佳上终于将话题代入:“邵导演应该知道我今天的来意了吧,我们金像奖对当初的不理智行为表示歉意,也真诚的希望,能够相互化解,邀请邵导演你担任金像奖评委。”
“我只是一名大陆导演,怎么想到找我?”邵帅军疑惑的问。金像奖可以说是单纯的香港电影奖项,没道理找一位八竿子搭不到边的大陆导演,来担当评委。
“邵导演应该知道,金像奖是怎么来的吧?”陈佳上问了问,然后自顾自的说,“应该说金像奖是新浪潮催生出来的。当初《电影双周刊》是配合新浪潮创刊,最早的老板是《再见中国》的导演唐书璇,她找了石琪和文隽等很多影评人‘义务’写一些评论。两年后《电影双周刊》主编陈柏生认为不妨‘搞搞大’,于是就有了1982年开办的金像奖……”
电影界的新浪潮运动,起源于法国,80年代香港的一批电影人也开始兴起,方育平、许鞍花、严浩、谭家明、徐可等等。香港新浪潮导演,大多由国外留学归来,有技术有想法,给香港电影带来了第二波黄金时代。
三十年一晃而过。新浪潮导演大部分逐渐退隐,但是他们对香港电影的传承,却是至关重要。譬如从谭家明身上学到一套的王家伟,做过许鞍花副导演的关金鹏,以及在徐可影响下拍实验电影的吴羽森。
可以说新浪潮是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的开始,它培养出一种新的想法、新的拍戏态度,促成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也促成了金像奖的辉煌。
“我跟文隽经常在私底下,说起金像奖,说起香港电影。在你面前我也不必忌讳什么,现在的香港电影,的确已经到了枯亡的状态,来来回回,拿奖的就是那几个。用文隽的话来说,我们只有一套班子!”
陈佳上说的很感慨:“很悲哀,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升起,也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谢幕。今天之前,我们还有《父子》,也许明天还会有其它什么电影。可是,新浪潮已经谢幕,那一代的导演也到了谢幕的时刻,未来也不会再有新浪潮。就像你们大陆,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之后,没人再去划分什么第七代、第八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