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萧南继续窝在大公主的正堂与亲娘聊天,崔幼伯则跟着萧镜去了东宫。
翁婿两个也不是空手去的,除了崔幼伯带回来的一些洛阳土仪,还有萧家工坊的工匠连夜赶出来的一百个单字印章。
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简易版的活字印刷的专用字模。
萧南慵懒的躺在榻上,身后倚着隐囊,神情很是悠闲。
大公主瞧了,忍不住笑问:“怎么?你也不担心那小子的事儿?”
昨天萧镜回家后,便跟大公主说了女儿女婿的计划,大公主觉得可行,就是要多费些口舌,以免引起太子的误会。
萧南伸手捏了个樱桃,豪气的丢进嘴里,不甚在意的说道:“担心也没用,其实我早就想过了,郎君现在年纪轻、官职低,在阿舅那儿顶多算是挂了个号,根本还不算心腹,即便京中有什么异动,也不会连累郎君。反过来也一样,郎君做太子舍人也好、做弘文馆的学士也罢,目前对阿舅而言都不是什么要紧的差事,郎君去哪边关系都不大。”
早在洛阳的时候,萧南就和崔幼伯商量过,太子舍人在东宫当差,京城有人作乱的话,极易受到波及。
弘文馆则不同,它隶属门下省,圣人为了历练太子,才将弘文馆交予他,时间久了,人们便有种弘文馆隶属东宫的错觉。
萧南‘恰好’推出了活字印刷,崔幼伯完全可以借此退掉太子舍人,请求去弘文馆任学士,试着将弘文馆馆藏的图书全都印刷一遍,印刷术若是成功了,也是太子的功绩。
此次萧镜陪崔幼伯去东宫,就是促成此事。
大公主想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她笑了笑,道:“嗯,话糙了些,却也是实话。”
萧南将果核吐到一边的瓷盘上,她忽而想起一事,问道:“对了,阿翁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与圣人吵架?”
如果她没记错,距离祖父第五次罢相,应该也没多少日子了。而且,这次罢相的后果最严重,圣人一怒之下削了祖父的爵位。
恰好那一年姑祖母萧皇后病故,祖父在双重打几下,没多久也病逝了。
这接二连三的事,对萧家的打击很大,但萧家具体还发生了什么事儿,萧南就记不清了。
上辈子,她已经与萧家脱离了关系,知道的也只是坊间流传的消息,真实的情况如何,萧南并不清楚。
不过,今生她与娘家关系良好,虽与萧家祖宅那边的联系少些,但在感情上还是很亲近的。
萧南还主动帮祖父祖母和姑祖母他们调理身体,桃源里的果蔬,定期的往萧家和姑祖母那儿送。
话说三年前,萧南把小南山上缴,明面上没了货源。
紧接着,乌离‘结识’了东海商人肖义,不但得到了最好的稻米,还有许多东土没见过的蔬菜和水果源源不断的送到京城。
乌家投在了晋阳公主和晋王门下,但乌奚奇感念萧南的恩德,另外他觉得乌离能结识肖郎,也是托了萧南的福,所以东海肖郎每每运来新鲜粮食、果蔬和海产品,乌奚奇都会命儿子快马送到崔家一份。
后来萧南离京,临行前特意嘱咐乌离,命他将东海的果蔬和粮食分作四份,一份送往国公府,一份送到公主府,一份送到萧皇后那儿,剩下的一份则送到荣康堂。
对于萧南的吩咐,乌离乐得听从,她所提到的这四个地方,全都是京城数得上号的权贵,如果能趁机结识,他们乌家在京城的生意将会做得更好。
抱着这种想法,过去的三年里,乌离定时定量的给四家送东西,萧南也趁机将桃源里的果蔬粮食混在其中,好让家里的亲人们能健康长寿。
现在看来,貌似效果还不错,至少本该病弱的萧皇后如今还能骑马、投壶,年逾六十的大夫人也中气十足的骂人、打人。
萧南刚想到这一节,耳边又传来大公主的声音,“听你阿耶说,今儿郑氏还想打你?却被崔家小子拦了下来?”
萧南回过神来,迎上母亲的目光,见她眼中闪烁着怒意,忙笑道:“是呀,我当时也没想到郎君会拦在我身前,硬生生的挨了一掌。”
萧南坐起身子,双手成拳轻轻捶着大公主的肩膀,舔着脸解释:“阿娘,你别担心,我身边带着红蕉和红桑呢,就算郎君不出手,大夫人也摸不到我的衣角。”
大公主听了这话,神色才缓和了下来,轻哼一声,“还算他有良心,知道保护娘子。”
萧南继续帮大公主捶肩,随声应和道:“如果那样的时候他都不出手,这样的男人我也不要了,干脆和离算了。”
大公主扭头,食指用力的戳了戳她的额角,恨声道:“就知道说这些话哄阿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