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新的发动机测试平台
这种挂载,非说是展示动力系统的性能,虽然也扯得上关系,但还是有点勉强。
核心还是结构设计的进步导致载荷能力上升,以及飞机本身的死重降低。
导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抠出来的三吨的载弹量。
达到了9吨。
当然,作为占据了挂载绝大部分重量的KAB1500KR,其实是不太适合给一架单座战斗机去使用的。
大多数电视制导武器需要全程人在回路对弹药进行控制,极少数具备图像匹配能力的,也只是在最末端可以降低一下人的负担。
这次过来,发现阎良机场跟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区别。
实际因为没那么多挂架,所以最多的挂载方案也就是5-6吨。
所以,鉴定任务正式开始之后的第二天,一行人便分了几个批次,和参与试飞的三架飞机一起,转移到了镐京。
无非是加高座舱和尾翼,并且在飞控层面对过载进行稍大一些的限制。
身为重生者,常浩南当然知道这架飞机的身份。
不过,合同中并不包括双座型。
并且也能在机舱内安装更多的测试设备。
尤其是在翼面控制和发动机控制都实现电传化之后,操纵杆发出的其实是电子信号,所以单从技术上讲,搁在哪其实都无所谓。
……
它只有三台D30KP2发动机。
但他作为总规划师,又是涡扇10的总师,在这件事上不说是一言堂,但至少也有一锤定音的影响力。
至少远处的塔台,还有跑道设施,都明显能看出来经过了翻新。
因此,在一番寒暄之后,他主动提出带后者过去看看。
等相关设备研发到位,直接换上去就行。
而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这架飞机跟普通的伊尔76不同。
毕竟试飞院就坐落在这里。
“你们航发集团,有没有在涡扇10基础上搞矢量推进技术的计划?”
如果没一起参与过项目,那相互之间不熟才是常态。
只是在常浩南的印象里,这架飞机上一世是在2004年才被华夏购入,2005年才转移到阎良的。
所以名号还是听过的。
黄柄辛点了点头,然后回答道:
“去年航空动力集团成立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计划要在涡扇10核心机的基础上研发一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么?”
常浩南快步走到黄柄辛面前,和对方握了握手:
在停机坪上接机的,是刚刚继任不久的试飞院副院长兼试飞员学院院长,黄炳辛。
黄柄辛表面上一脸平静,不过能以前试飞员的身份被一眼认出来,心里还是爽的:
“可惜了,我要是再晚出生个四五年,估计歼轰7A的试飞我也能有机会参与……”
甚至于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给换装更大功率、更高发热量的雷达和飞行计算机留出了电力以及散热余量。
8吨多的载荷是什么概念呢?
常浩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思索了片刻。
“哦?”
苏27UBM,也就是苏27SM对应的双座版。
当然原理上讲,两者之间不会有很大的差别。
其实刚才一见面的时候,黄柄辛就注意到了常浩南不断往远处瞄过去的眼神。
“那我也算是有幸了。”
但相比于只能把发动机吊在机身下方的086号,这架上单翼的伊尔76显然空间更大,甚至能支持吊载GE90这种3.5米直径的巨型发动机。
“久仰大名了1
尤其是华夏空军的作战想定中,对手普遍都有很强,或者至少也是可以一战的空中力量。
“详细说说?”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刘高卓继续道:
训练的时候这当然没什么,但是实战状态下很少有可以这么安逸的时候。
但显然,刘高卓是准备来点花的。
这个年代,哪怕是在航空系统内部,对试飞员的宣传也不是很多。
就算是歼11B这样的重型战斗机,航程方面也会捉襟见肘。
上一世,从歼11A到歼11B到歼11BS,每一个子型号其实都承担了不同的技术验证功能,算是小步快跑的研发方式。
所以,这次飞行展示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刘高卓回答道:
又过了几分钟,才最终停在停机坪上,距离仪式举行位置不远的地方。 这下子,其它手头没有望远镜的人,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下面的惊人挂载了。
“但我们准备在歼11BS上使用侧杆操纵,只是暂时还没想好是激进一些,前后都用侧杆,还是前座不动,只把后座改成侧杆。”
尽管仪式是在盛京举办的,但设计定型鉴定本身却要以镐京为中心开展。
常浩南本人其实已经有一阵子没到过这里了。
作用和过去用图16改的086号差不多。
华夏空军目前装备的体量最大的作战飞机是轰6D,也只有9吨的最大载弹量而已。
但对于人的体验来说,差别就会很大。
想到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