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安一直忙的焦头烂额,自打四眼头骨丢失之后,他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排查各种隐患成了阳城政法战线的头等大事,流动人口的排查更是重中之重。
恰恰这时,李子一头扎了进来,起初被城管当成了乞讨人员,准备连夜送往兄弟城市。
哪知李子一上车就开始给一群乞讨人员普及法律知识,而且说的头头是道,倒背如流。
城管为了大局考虑,只好给李子泡了两碗方便面,加了几根火腿肠,请其下车慢慢吃。
李子车也下了,面也吃了,问题在于他是躺在车轮中间吃的。一边吃,一边要求城管负责车上乞讨人员的衣食住行,“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城管彻底懵了,只好报警求助。
处警民警暗骂城管不干人事,对于一辈子只洗一次澡的疑似乞讨人员,不论是谁,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拘留所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冬天,真带走还得洗澡、体检、再搭上一件棉衣。
“你出来,我们就走。”这就是最终解决方案。
“我犯法了?”李子问。
“寻衅滋事!”处警民警说。
“那他们呢?知法犯法?我从青唐一路走来,已经被这样送过7次了!害我多走了几百里!”李子丝毫不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面条是他们给的,火腿肠也是他们给的,还让我吃饱了再走,这汤……我还没喝完呢!”
处警民警总算明白城管为何如此温柔了,合着是不知深浅、不敢乱来,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看刑法一眼,更何况是背诵。
“请出示你的身份证。”
“没有。”
“姓名、出生日期、户籍所在地、现住址、身份证号码。”
“李子,出生日期忘了,户籍所在地、现住址昆仑山。”
“病史?”
“他们说我是精神病。”
“出来再说。”处警民警也有点懵,问错顺序了?
“你们得送我进拘留所。”李子讨价还价,“很久没洗澡了,有点馊。”
“你先出来!”民警恼了,这货真有在拘留所过年的意思。
“车上的人呢?”李子问。
“送民政局安置点。”民警说。
李子飞快的从车底钻出来,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近两米的身高极具威慑力,款式迥异的两只鞋子,不约而同的露出几根脚趾。
他把已经凉透的面汤灌进嘴里,打了个饱嗝,“你的编号我记住了,寒冬腊月的别让他们转来转去的,很容易出意外。”
民
警恍然大悟,难怪城管要用泡面安抚,就这架势再加上神经病的标签,挨打都没处喊冤。
“还有别的什么病吗?”
“我根本没病,身体好着呢……几千里路,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有病早躺下了。”李子恨不得把心剖开。
“快上车,我会跟在后面,送你们去安置点。”民警嘀咕道,“正常人会步行几千里?”
“他这样的不在救助范围。”几名城管连忙拒绝,关门的关门,启动的启动。
“又不是我要去的,邋遢就不算人?”李子有点无奈。
“下次别这样了,建材市场知道吗?明天去那边找点临工做,你这样的块头一天两百块不成问题。”民警掏出一把零钱递过去,“天亮了,买双劳保鞋穿上。”
“又不能吃。”李子摇头拒绝,“像我这样的来历不明人士,很可能是在逃嫌犯,你们应该带我去派出所采集指纹。”
民警暗暗叫苦,万一真是呢?只好拉着李子回辖区派出所。
刚把流程走完,李子就像在派出所生了根似的,蜷伏在角落里呼呼大睡,谁都叫不醒,嘴里时不时的冒出几句梦话,不是宪法第几条,就是刑法第几条,唬得当班民警一愣一愣的。
凌晨时分,民警泡了两碗方便面、两个鸡蛋、几根火腿肠,拍醒李子,“别得寸进尺,睡了一夜……也该走了,身体这么强壮,干点什么不能生活?”
李子边吃边点头,“警察同志请放心,我绝不吃回头草。”
民警语重心长的交待,“只要你肯卖力,生活肯定不成问题。千万不要惹是生非,现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