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楷和汤少宁穿上铠甲和破旧的逃兵服后,就老实的坐在化妆间,让化妆师帮忙做“风尘仆仆”的造型了。
而盛子凯也指挥着六个剧务,抬着一些道具和摄像设备,跟着魏来与施以文,在城外找地方搭片场了。
敦煌影视基地的位置非常不错。
出了影视基地那扇彷古的城门,20米外便是戈壁滩和大沙漠了。
放眼望去,有不少剧组都划地占了一块地方,搭起摄影轨道,拿着收音设备和打光设备,正在进行剧组拍摄。
魏来也拿着自己画好的一些分镜图,在城外百米范围内转悠着,打算找个合适的地方开拍第三场的戏份。
拍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可不像观众看的时候那样,会按照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这样顺序拍下来。
真要这样拍,那拍摄资金翻两三倍可能都不够用。
毕竟剧组租场景,还有群演的协调,都是很费钱的事情。
肯定要将相同场景的戏份,凑在一起拍,才能省下经费。
通常,都是将剧本分成一场一场的拍。
一场,便是一个场景。
比如有一部戏,又有室内的戏份,又有大街上的戏份,还有出征战场的戏份。
那就可以将室内戏分为第一场,大街的戏是第二场,战场戏是第三场。
先集中将第一场的戏份都拍完,然后再转场拍第二场、第三场。
最后再将拍好的戏份剪辑在一起,也不耽误剧情的流畅度。
这样才是最省经费的拍法。
《大唐西域最后一次转账》也是如此。
这部剧本的第一场戏,是战场戏,需要不少群演来扮演尸体。
第二场戏则是路过客栈,在客栈遇到大唐商人的戏,同样也需要十几位群演。
所以这两场戏最好是找好群演后,安排到一起拍摄。
快的话一两天就能拍完,省钱又省事。
所以魏来打算先将两位主演的独角戏先集中在一起拍摄,之后再拍群戏。
拿着提前画好的分镜图,其实就是魏来凭借着记忆,画出的《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的画面图,在周围逛了一圈后,他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拍摄地点。
这位置离着敦煌影视城也就一百来米远,是一个大约有个二三十度倾斜角的沙坡。
人踩在沙坡上,沙子能埋到脚踝的位置。
如果在阴面架设机位,刚好可以将蓝天、沙地全部入画。
那种两人一马,独行沙漠的氛围感立马就能拉满。
和他记忆中的画面,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就这里吧!”
魏来和施以文吩咐了一句后,早就将这些分镜图烂熟于心的施以文,立马招呼着三个剧务,帮忙架设机位了。
盛子凯也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都搬了出来。
道具也不多,也就十多袋装满了铜钱的做旧羊皮袋,以及一匹瘦马。
除此之外,一些需要穿戴在主角身上的道具,比如唐军的铭牌,写有军令的绢布之类的,都已经给了两位主演。
他们做完造型后自然会带上这些道具。
在细节上,盛子凯还是不会马虎的。
架号机位后,又等了十来分钟,两位主演便做好了造型,一脚深,一脚浅的来到了片场。
刘楷和汤少宁都是专业的老演员了,两人之间又很相熟,之前几天一直在互相研究如何演好这部片子。
所以也不需要什么磨合,魏来只是简单的和两人交代了一下,接下来要拍第三场的戏,两人心里便有数了。
“各单位准备!”
“那个举收音话筒的,手再抬高点!”
“打光的,别凑那么近,演员的眼睛要被照瞎了!”
魏来举着喇叭,大吼了好几声后,便坐到了导演椅上,看着面前的监视器画面,满意的点点头。
“第三场第一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