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这个过程并不冲突,你们大可以觉得我是嬴政派来的说客,但我与你们提出的这些,最终获益人的名单里,你们全都有一份,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至于背地里集聚势力掀翻秦王朝……恕我直言,我不赞同你们的这种做法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太过不现实,也不是因为我是秦国人,为嬴政做事,而是这件事情要做成,会死很多人。”
“我这人当然足够狠,面对自己的敌人,乃至无辜的人都不会有任何怜悯之心,但天下这些无辜人的死亡可以避免,可以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存活下来。”
“想想当年秦国与赵国开战,白起为何坑杀赵军四十万?因为闲得慌吗?因为里面没有人投降吗?”
“都不是。因为他害怕,因为秦国害怕,那个时期的赵国国力十分强盛,不逊于秦国,名将叠出,秦国没有任何必胜的把握赢得每一次的交战,所以每一次他们赢得的交战都必须最大可能去削弱摧毁对方的力量。”
说道这里,秦又拿出了不久前灭国的燕国。
“秦国打燕国才死了多少人?”
“除去被诛杀的高官王族,投降的那些将士可有被屠杀?”
“而你们如果想掀翻秦国的势力,届时必定是以弱胜强的场面,且先不论你们如何胜过正面与秦国的开战,就算你们胜了一场,又如何去胜第二场……乃至后面数次交战?”
“一次两次伤不到对方的元气,既然如此,他们因为一场两场战争失利而投降的大量士兵,你们吃的下?又敢往战场上投放吗?”
“最后你们不过重新走回白起的老路,等到你们互相开战拼得你死我活,消耗完相互的大部分力量,外域的匈奴来犯你们又如何抵挡?”
秦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抛出来,将众人问得哑口无言。
他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时势是一场大局,秦是局外人,他看得清不代表里面的人也能看清。
“你们想要复国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一件以天下绝大部分百姓无辜性命为代价的事情,嬴政早在打韩国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攻打韩,赵,燕,看似态度强硬,就连接受议和的可能性都不给,非得杀光王公贵族,但里面真正受到影响的平民百姓并不多。”
“他在储存国力,也许在你们的眼里秦国已经足够强,可在他的眼里还不够,秦国还会更强。”
言罢,秦也不再多言,他多是侃侃而谈,将自己对于时事的看法讲出来,天下兴亡看似和他这样的江湖人干系不大,其实不然,现在的影响小是因为没有爆发出真正的大战,多是秦国打,其他国家挨揍。
一旦反秦的脚步打响,天下几乎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届时无论谁胜谁负,都必然是一番残破枯朽的景象。
并且很多年。
秦生于此世,但他不喜欢这样的人间。
嬴政可以死,秦国不能灭,秦国可以姓韩,姓赵王公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秦活在人间这百年,见识灯火阑珊,繁华昌盛总比那枯骨满山,荒坟成堆要好得多。
聪明人不该为愚蠢的人所犯下的愚蠢过错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