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女主厨拿起一个早餐杯,秦椒就有不祥的预感。
当然,她能理解这个视频面向的是非华裔观众,他们的冰箱里不可能有一盆昨夜的剩饭。所以这个教学要从煮饭开始,也算很贴心了。
但是等等,什么叫“煮中国米饭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一杯米,两杯水”?
这个比例,妹子你是要煮稀饭?
秦椒五岁学煮饭,奶奶就教她把米铺平在锅底,然后把手放上去:“记住咯,水没过手背将将好。”
邻居阿姨家则习惯用手指来衡量:“一指节米,配一指节半的水。”
正式学厨后,她知道要煮出一锅不软不硬的米饭,米和水的最佳比例是1:1.2。
但在这个比例之外还有更多的细节。
用什么品种的米?
不同品种的米,所含的水分和直链淀粉不同,吸水性也不同。东北米加水1.2,丝苗米就要加1.5,与丝苗米同为籼米的泰国香米却又可以少加一些。
新米还是陈米?
新米含水多,粘性强,少许水就能煮出香甜饱满的米饭。陈米的水分和蛋白质流失多,通常水量要加到1.8,才能让淀粉充分糊化,吃起来口感不至于又干又硬。
用普通锅、电饭锅、高压锅还是砂锅?不同的电饭锅,跳闸后焖烧时间也不同。如果用直火,那么火候什么大小?
煮饭之前,米是否提前泡过,甚至冷藏过?泡了多久?冷藏了多久?
泡米煮饭的水,酸碱软硬度又如何?
……
这种种细节,看似吹毛求疵,却是决定一锅米饭成败的关键。
也正因为这些细节,每个中国家庭都有自己的煮饭经,自家最喜欢的米饭口感。
老饕判断一家餐馆水准,不看当家硬菜,先看最不值钱的米饭。饭煮得好不好,最能体现出餐馆对待客人是否用心,厨师对待工作是否上心。
当初秦椒的班主任就常教训他们:“煮饭三年功!搁在过去,煮不好饭的学徒哪家馆子都不得留你。”
要是看见这个视频,班主任估计得摔锅倒灶。
没有浸泡,甚至没有淘洗,女主厨就把米和水直接倒进锅里,电磁炉大火开煮。
真欣慰,过了一会儿她一边揭锅盖,一边教育观众:“水开了,现在转小火煮十分钟。千万别忘记,锅盖要像我这样,只盖一半。”
一口血哽在秦椒喉头。
四川有句老话:“人生如煮饭,怕煮到一半揭锅盖。”
为啥子?
锅盖一揭,气就放了,饭就夹生了。
女主厨大概也不想把她气死,趁着煮饭时间转身去炒鸡蛋,还表演了一个单手敲蛋。
别说,就算锅是平底锅,油是橄榄油,炒鸡蛋的过程还算正常的,出品也正常。
为此,秦椒甚至可以忽略那句:“这是个盛大的节日,所以通常会多放两个鸡蛋,多洒些盐和胡椒。”
十分钟后,出锅的米饭果然不出意外的又夹生,又水当当。
女主厨很淡定:“刚煮好的米饭就是这样,来,让我们把它沥干。”
秦椒还来不及吐槽这个沥干,就眼睁睁看她把沥好的米饭放到水龙头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