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家电视台觉得纪录片有什么搞头的,收视率常年低微,还不如打造一个三流娱乐节目强。
“阿米尔导好”
“好啊”
“台长大人好”
“你好”
两人聊着,一路上不停有人向他们问好。
等回到台长大人的办公室。
“你真觉得纪录片比不过综艺片?”阿米尔辉问。
台长大人看他自信的面容,觉得有希望,连连点头道:“是啊,不然呢。”
“可不只是我一个人那么想,全台乃至外面台的人都那么看啊”
阿米尔辉靠在皮椅上,说道:“那是他们不懂怎么拍”
“那你呢?你觉得你懂?你比他们都强?”
“没错!我懂!”阿米尔辉好笑道:“你要是这么理解也可以,今晚就看好戏吧。”
阿米尔辉说自己懂,自己比大多数拍纪录片的人会拍,其实没说错,因为舌尖本来就是比大多数纪录片强,而且还远超现今的拍摄手法几十年!
他可是看了不下十遍舌尖的强人!
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华》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华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舌尖上的中华》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华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正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阿米尔辉当然不会说自己每集都看着流口水,然后管不住荷包,大吃特吃的。
……
当然这部纪录片的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而创作的,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华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这部记录片定位于“高端美食类纪录片”,第一季只有7集,却耗费了1个月制作,镜头由中华70个不同地方采集而来。而第二季所涉及的美食区域更广泛,包含中华0多个省区市,甚至还包括新加坡美食。
阿米尔辉这次的节目几乎从头到尾的手法,时间,镜头,都是抄中华版的,只不过人与美食换了个样。
同样是七集,却用了十三四个月有余,在整个印度取景拍摄。
最后。
加配乐。
做后期。
制作完毕。
报审。
审核通过。
排片。
........
又用了大半个月时间才完成,阿米尔辉有充足信心!
然而制作团队却和台长大人一样,其实都不抱什么希望和可能,觉得这次要摔了!毕竟纪录片还没听说有什么轰动的!
摄制组的开放式公办间成了会议室,各人的坐法也是歪七扭八随意无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