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那同性恋是不是都有那种脏病啊!”
“谁知道呢,以后我们还是离小徐远点好了。”
“就是就是!”
“别乱说,谁不知道小蔡喜欢喻老师,可是喻老师对她根本就没那个意思,喻老师喜欢和小徐说话,那是因为人小徐跟喻老师是大学校友。”
“那小蔡还亲眼看见小徐亲喻老师嘴呢,难道这个也能瞎说?”
“……哎呀小徐肯定不是那种人。”
徐项俭听着农场阿姨们以他为主角的八卦,有些无奈,但是好在也不是所有人都盲目听信流言,理智的人还是有的。
到了饭点,徐项俭默默地收拾着手中的活计,准备去饭堂吃饭。
果不其然又看见了喻淞等在外面。
徐项俭对这个人已经无话可说,在心中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蜡烛,一声不吭地掉头就走。
没想到喻淞还追了上来,伸手拉住了徐项俭的手臂。
“阿俭……传言的事……”
徐项俭深深吸了口气,甩开喻淞的手,用一种缓慢而有力的语气说道:“喻淞,请、你、离、我、远、一、点。”
说完,不再管身后人的反应,大步地走开。
徐项俭在食堂默默吃着饭,远远听见不远的桌子上不高不低的说话声。
“听说了么,那个徐项俭是个同性恋!”
“妈呀,我们跟他一个食堂吃饭会不会得艾滋病啊。”
“我看这事儿不靠谱,还不是那帮娘们传出来的”
“……”
原来男人也可以这么八卦,徐项俭默默的吐槽着。
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徐项俭依然淡定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7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已经能用很平静的心境去面对这一切,而喻淞在那次之后,也再没对他过分热情。一切就好像从没发生过。
所谓流言,不管大众传的多疯狂,只要没有了当事人的搭理,也就没有了流动的生机,渐渐地湮没于时光的飞逝中。
平静的生活如流水一般缓慢并带着节奏的慢慢流过。
没有了喻淞的骚扰,徐项俭生活简直可以用“滋润”来形容。
趁着农场放假,他回了趟市区,去看他那栋高中时在学校附近买下的小房子。
虽然他口头上总是小房子小房子的喊,但其实那是栋带着阁楼和天井的的小二层,保留着最传统的江南小屋格局。
这么多年没回来,小房子门口堆满了周围邻居不用的老物,墙上也满是各种家教、快餐的小广告。
挪开门前的杂物,徐项俭废了好大劲才打开那把满是斑驳锈渍的门锁。
推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于太久没有人打理而荒草丛生的天井,徐项俭一蹦三跳的走到屋子门口,连开锁带砸门的弄开了房门,一股子霉味扑面而来,呛得徐项俭咳的眼泪都出来了。
房子里虽然满是灰尘,东西却收拾的很整齐,沙发、床铺这些容易积尘的地方,还都用了一层防尘布套仔细的包裹着。看的出来,他的母亲曾经很认真地收拾了这里,徐项俭只需要给屋子通风、除尘,简单地打扫下就能继续住人了。
三天的假期,徐项俭都用来拾掇小房子了。
清理完天井的荒草和屋子里的灰尘,又请了修锁师傅更换了屋子里外所有锈蚀的锁头。徐项俭想把小房子租出去,虽然有些老旧,但离学校很近,地段特别好,不管是不想住宿舍的学生或是来陪读的父母都会愿意租下这里,好歹也能收点房租增加些收入。
结束假期回到农场的徐项俭心情很好,但很快他就敏感地发现了周围奇怪的气氛。
与他照面的人几乎都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下意识就避开了他,偶尔对上,也是用一种复杂眼神偷偷望着他,交织着鄙夷、怜悯还有……害怕。
满头雾水的徐项俭走到休息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背后却响起了小蔡幸灾乐祸的声音:“没想到你不光是同性恋,还坐过牢啊,听说还是重刑啊?”
“小蔡,你少说两句,你手上的活还没干完吧,等会老板可要不高兴的。”
平时一位一直很照顾徐项俭的林姓阿姨及时出现给徐项俭解了围。
小蔡愤恨地瞪了一眼徐项俭,扭头就走。
“小徐,你没事吧?别放在心上。”林阿姨关切地问道。
“林阿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徐,今天早上喻老师的媳妇来农场大闹了一场,说你刚出狱就勾引喻老师,害的喻老师要跟她离婚,还说……还说你大学时候勾引男教授不成,把人打成了植物人,还坐了牢。”
“……”事情真的好像闹大了
“林阿姨,都是假的,喻淞跟我没有关系。”
“不是真的就好,喻老师的那个媳妇看上起去文文静静的生的又漂亮,没想到嘴巴那么坏,小徐你别往心里去。”
“恩,谢谢您,我没事。”徐项俭到底没有把自己真的喜欢男人这件事告诉林阿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徐项俭没去想为什么喻淞的妻子会知道他的事情,他打算像上次那样无视掉,等事情慢慢淡化。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喻淞的老婆又来农场闹了好几次,死活认定喻淞想要跟她离婚是徐项俭在作怪,嚷嚷着要徐项俭给她个解释。
徐项俭真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他反复地解释说自己对喻淞已经没有感觉了,可不管怎么说那个女人都听不进去。
在混乱中度过了一个星期,整整一个星期徐项俭和喻淞都没法好好工作。
后来不知道喻淞用了什么办法,终于让那女人消停了下来,不再出现。
但农场里的人,除了林阿姨,在他坦言自己的确喜欢男人后还愿意关心他,和他一起工作外,其他的人都是显而易见的疏远和避让。就连老板都特意找了他,用特别严肃的口吻告诫他不能再让私人问题影响农场的氛围和工作进度。
在旁人的鄙夷和喻淞歉意的眼神中徐项俭又坚持了两个星期,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