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干掉了那帮德国女表子了吗?”
十二月一日这天,在英国驻挪威大使馆,接受来自英国海军情报部门的询问时,布莱克船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德国舰队的命运。
问完这话后,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的问话纯粹是多此一举,真干掉了德国舰队,海军的情报部门的人,怎么还会追在他身边询问细节。
布莱克船长是个三十五年海龄的老水手,本人甚至是参加过一战的老水兵。他的船是一艘五千吨级别的货轮,十一月三日,他的船在大西洋上被德国袭击舰队捕获时,船上搭载了大量从美国采购的罐头、冷冻肉等食品。
经历过一战,体会过一战时德国潜艇对英国海运威胁的布莱克船长,是个政治嗅觉和商业嗅觉都很灵敏的人。当英国对德国宣战时,他立刻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大英国帝国的航运行业将遭受到德国潜艇的严重威胁,国内将很快面临食物短缺的危险。
当时他的船还在美国,从广播中得知英德宣战后,嗅到商机的布莱克船长立刻在第一时间抢购了大批美国罐头、奶粉、冷冻肉等食品,装满货船运回英国,准备趁着战争这个时间大发一笔。
然而运气不佳的是,他的货船在大西洋上被德国袭击舰队捕获了,陪伴了他渡过了近十年的爱船珍妮号,在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遭受了整整一个舰队,十一艘军舰惨无人道的“围观”和“轮女干”。
”
之所以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恰恰是因为他的船上装载的物资基本都是马上可以使用的食品为主。对于这艘送上门来的“补给舰”,德国人为了充份享受他船上的货物,极大方地让他的船在海上多活了几天。
身为袭击舰队。在海上游击作战时,速度和机动是极重要的。但已在海上游击作战了近一个月的德国舰队,当时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带着最大速度只有十六节的珍妮号货船。强迫他跟随舰队行动。只要海况允许,总会有数艘军舰停靠过来。然后船上派快艇,从他的货船上榨取补给物资。
布莱克船长的珍妮号,被德国袭击舰队中的主力战列舰“沙恩”兄弟“围观”享用过,也“慰安”过“平顶船”齐柏林号和塞德利兹号,至于跟随舰队行动的另外七艘辅助战舰,也皆不同程度地分享过他船上的美国罐头和美国牛肉。
也因为较长时间地跟随德国舰队活动,珍妮号船长得以暂时驾驶自己的船和德国舰队一起行动,而不象其他被俘的船长般早早地被关进德*舰的“客舱”里“禁闭”而对外面的形势一无所知。能以亲近地观察德国舰队的作战战术,所以在被释放后,他遭受到了英国海军情报部门的重点盘问。
按布莱克船长的说法,这伙德国“海盗”在大西洋上进行破交战时非常地嚣张。他们曾长时间地将舰队中的数艘军舰在海上停留不动,然后派出交通快艇从安妮号上搬运转移补给物资。此外,每艘军舰上都装有专门为了海上补给准备用的带绳索的射击标枪和吊运物资用的吊车。
战争期间,军舰,尤其是大舰队,在缺少驱逐舰反潜的情况下,如此嚣张地在充满敌国潜艇的海域长时间地停泊补给。是非常危险而疯狂的事情,但是偏偏德国人就这么做了。
不光是珍妮号的船长,在被袭击舰队击毁的其他英国货轮。他们几乎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只是视其船上搭载的货物不同,程度有别。每艘被俘的英国货轮,都被上船的德国水兵们洗劫过,其厨房、货舱和燃油油库都是必入对象,搬空每艘被俘军舰的厨房库存食品,抽干他们的油库为自己补给,这是执行破交任务的德*舰的“必修课”。
尽管德国在大西洋上虽然已事先布置了一批挂着“中立国”旗帜的商船用于给舰队进行海上补纷给。但毕竟这是一支舰队而不是一两艘军舰。为了保密起见,补给舰的规模不可能很大。通常一次只能派出一两艘,否则规模一大就极易暴露身份。但对于一个舰队来说。一两条补给船明显是不够的。所以在战时从被俘获的商船身上抢夺燃料、补给品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对于舰队中的船员来说,能上被俘的敌国商船上顺手“抢劫”。也是保持水兵士气的一种方式。
倒霉的珍妮号遇上的就是这种情况,由于其舰上搭载的物资全是德国舰队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的。所以德国袭击舰队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击沉,而是花了足足三天的时间,将其舰上搭载的货物一扫而空,而在最后击沉其前,更是抽干了其库存的燃油。
“安妮号”下场,完全可以用被“德国海盗”“先女干后杀”来形容。
二战时的海军,在无补给态下作战,战列舰最多也就是在六十天左右,航空母舰会更短些,普通的轻巡洋舰也就是在四十到五十天之间。从开战至今,德*舰在海上游击作战的时间已经接近两个月,若无补给船的支持,其舰只的“自持力”早已耗尽。
皇家海军的情报人员细心地向珍妮号船长询问诸多事宜,另一个的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收集更多的情报资料,以推断在大西洋上德国暗藏的“乳ru牛”船的具体数量和规模。(乳ru牛就是指补给舰,二战时德国海军内部对补给船的俗称术语)。要维持十一艘战舰同时在海上活动这么长的时间,德国补给舰的规模肯定不小。
“十一月十日那天,应当是德国人遇上他们的补给舰的日子。”
布莱克船长告诉英国海军情报人员自己的推断。
“为什么?”
“我问过后来和我们关在一起的船长,那几天并没有船只被俘,但在那一天,关押我们的军舰停了下来,而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