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的时候全都找出来了,连同他在外城贪污房产和土地,加起来超过百万两。
嘉靖看到这些,简直气得发疯。
同时更惊叹开海的暴利,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如果放到了利欲熏心,贪得无厌之人的手里,没准就把好事给办砸了。
出于对暴利的渴望,也出于对贪墨的担忧,嘉靖觉得唐毅是他唯一能信任的人选,他有本事,也知道分寸,不说多清廉,至少不敢把大头儿搬到家里,只给皇帝一点清汤寡水。其实嘉靖要真是知道了唐毅的手段,小唐同学的下场绝对比赵文华惨一万倍。
这时候就体现出和陆炳联盟的好处,至少闲言碎语是传不到嘉靖耳朵里的。
为了让唐毅把事情办好,嘉靖不光给了泉州知府和市舶司提举,同时又把掌握军权的福建兵备道和掌握水师的巡海道给了唐毅。
人事、财政、军权一把抓,遍观整个大明,如此强悍的知府怕是只有唐毅一个了。
凡是有利有弊,嘉靖一面抬举唐毅,另一面就要限制他。这也是唐顺之不能留在东南的原因,同样道理,如果唐顺之执掌吏部,掌管天下官吏,嘉靖也会担心,只有把他放在相对权力最小的工部,嘉靖才能高枕无忧。
看似简单的人事变动后面,有着复杂透顶的权谋考量。
这也是唐毅为什么说唐顺之的工部尚书有一半儿是他的功劳,这可不是吹牛皮,因为嘉靖在放唐毅南下之前,把他叫到西苑,仔仔细细谈了两个时辰,主要就是如何开海,面对嘉靖的种种问题,唐毅对答如流,至少在嘉靖看来,是天衣无缝。
在召见的最后,嘉靖漫不经心地提到要让唐顺之接替吏部天官。
换成别人,保证欣喜若狂,老师执掌吏部,对自己是多好的事情!可谁让唐毅耳朵长呢,他已经从黄锦那边得到了消息,嘉靖在一天前召见了严嵩,提到的就是吏部天官的人选。
听说严阁老出去的时候,嘴角带着一丝笑容,看样子多半是谈妥了。
天官固然好,可君心难测,又是党争的第一线,是兵家必争之地,那滋味绝对是酸甜苦辣咸,在鬼门关打转儿,唐毅可不忍心老师坐上火山口,
他才斗胆向嘉靖进言,说唐顺之精通实务,是一名干吏,却未必能协调百官,做好吏部的职位。
嘉靖又是心中一动,唐毅这小子已经给他太多的惊讶,不得不说,他每一次都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没有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头,别看唐毅的官小,他说出来的话在嘉靖心头分量不轻。
道君皇帝点头称是,这才有廷推上面的一幕,严党虽然守住了吏部山头,可是工部钱袋子却丢了,一统六部的局面也被打破,得失之间,还真不好说。
和徒弟谈了这么久,唐顺之对自己要走的路很明白了,把几项主要工程做好,讨得嘉靖欢心,尽量少搀和党争,呵护住唐毅拉拔起来的小团伙,比如徐渭、诸大授、陶大临、王家兄弟等人,再有把天津港口守好,事情不算难,可是也不轻松,不过相比唐毅要面对的,可是好太多了。
唐顺之神色凝重,叹了口气,“行之,你此去泉州,可是龙潭虎穴,必须要加着万分的小心才行!”
唐毅挠了挠头,“不至于吧,泉州历来是海商云集的重镇,从唐宋以来,商贸繁荣,泉州一度是天下第一大港,由于海禁政策,泉州是衰败了,但是商业氛围浓厚,听说开海,还不人人响应,到时候千帆云集,金银滚滚来,我只管数银子就成了。”
唐毅的声音越来越小,唐顺之的脸越来越黑。
“幼稚,糊涂,是不是以为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就小觑天下英雄?”唐顺之气得站起身来,指点着唐毅的鼻子,恨铁不成钢说道:“我记得你以前说过,哪怕是坏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强,京城是凶恶,但是至少还有规矩,各方还有顾忌,可泉州呢?天高皇帝远,什么手段都可能出,什么局面都可能面对!你可别忘了,泉州户口不到二十万,但是常年在海外经商的就有四五万之多。”
“不会吧,这么多人?”唐毅惊讶地瞪圆了眼睛,“师父,您怎么知道的?”
“哼,别管我怎么知道的,这四万人里面,有多少是依附王直,又有多少是徐海的人马?”唐顺之厉声说道:“闽浙的海商大户,正是倭寇背后的黑手,他们靠着走私,吃得满嘴流油,试问会甘心纳税开海吗?行之,说句不客气的,泉州就是龙潭虎穴,吃人不吐骨头啊!”(未完待续。)
ps:大家伙太棒了,貌似过了一百票了,小的争取明天加更啊,为啥说争取呢,因为要转到泉州了,又换了地图,要好好思索下。最后让票票来的更猛烈些吧!